前7月,廣東交通項目建設捷報頻傳港口生產運行良好,客貨運輸韌性復蘇,具體情況是怎樣呢?
2021年1月至7月,廣東交通運輸經濟延續上半年良好運行態勢,投資規模持續高位運行,完成交通基建投資999.9億元,港口生產運行良好,客貨運輸韌性復蘇。
為進一步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建設,促進形成更多有效投資,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,省交通運輸廳積極擴大交通有效投資,自我加壓,將2021年全省公路水運建設投資目標由1300億元調整增加至1550億元,扎實抓好交通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建設,為全省促投資、穩增長工作作貢獻。
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企穩向好
普通國省道、農村公路
和港口項目增幅較大
前7月,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共完成投資999.9億元,為年度計劃的64.5%瀝青網sinoasphalt.com。公路項目完成投資883.0億元,為年計劃的64.7%。其中,
高速公路完成投資583.6億元,為年計劃的62.8%。
普通國省道完成投資224.1億元,為年計劃的66.9%。
農村公路完成投資75.3億元,為年計劃的75.3%。
港口項目完成投資74.6億元,為年計劃的70.4%。
航道項目完成投資2.0億元,為年計劃的22.0%。
公路客貨站場項目及其他完成投資40.3億元,為年計劃的57.6%。
貨運量保持較快增長
增長穩定性持續性較強貨運量自年初以來保持穩步增長態勢。前7月,全省公路水路貨運量、貨物周轉量分別完成21.1億噸和14645.1億噸公里,同比分別增長24.8%和4.9%。其中,
公路貨運量完成15.1億噸,同比增長32.7%;
水路貨運量完成6.0億噸,同比增長8.5%。
公路貨物周轉量完成1697.9億噸公里,同比增長39.7%;
水路貨物周轉量完成12947.3億噸公里,同比增長1.5%。
客運整體仍在恢復
水路客運持續正增長前7月,全省公路水路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分別完成1.7億人和162.5億人公里。其中,
公路客運量完成1.6億人,受疫情影響降幅仍較大;
水路客運量完成0.1億人,同比增長41.3%。
公路旅客周轉量完成159.8億人公里,受疫情影響降幅仍較大;
水路旅客周轉量完成2.8億人公里,同比增長20.6%。
港口生產延續良好態勢
內河貨物吞吐量增勢強勁
前7月,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共完成12.2億噸,同比增長9.7%,處于近年來的較高水平。其中,
沿海貨物吞吐量10.6億噸,同比增長8.8%;
內河貨物吞吐量1.6億噸,同比增長16.0%。
外貿貨物吞吐量4.0億噸,同比增長15.7%;
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033萬標箱,同比增長12.9%。
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、服務
構建新發展格局取得積極成效
一方面,擴大循環規模。
2021年計劃建成通車高速公路項目9項共309公里,目前已建成5項共251公里,其中大豐華高速豐順至五華段、汕湛高速云浮至湛江段吳川支線、韶新高速等項目提前建成通車,廣佛肇高速廣州石井至肇慶大旺段三期、云茂高速二期等項目按計劃建成通車,其他計劃通車項目總體進展順利。
7月,在交通有效投資的拉動下,大灣區跨江跨海通道群、粵西粵東地區高速公路和港口等交通重點項目建設接連取得新進展。
世界最大三塔公路斜拉橋——黃茅海大橋西塔承臺第一層混凝土順利澆筑,澆筑方量約3100立方米。
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西主塔封頂,東主塔已于今年6月17日封頂,標志著世界上最大跨徑海中鋼箱梁懸索橋——伶仃洋大橋兩座主塔全部封頂,全面轉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。
獅子洋通道跨江主橋——獅子洋大橋總體設計通過專家審查,項目計劃今年年內開工,將采用雙層橋方案,規劃建設2180米超大跨徑、上下雙層16車道超寬橋面、超高荷載等級懸索橋。
汕湛高速公路汕頭至揭西段和平金浦收費站、和平互通、和平連接線正式開通,進一步完善了路段的通行能力,服務粵東地區出行。
東雷高速全線架梁施工完畢,有望年底建成通車,將進一步完善粵西地區路網。
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完工,開啟為期一年的試運行,船舶通航能力大幅提升,極大提升湛江港的區位優勢和核心競爭力,為大灣區打造世界級港口群奠定基礎。
在世界銀行和信息服務公司埃信華邁發布的2020年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(CPPI)排名中,廣州港集裝箱績效指數在全球五大集裝箱港口中排名第一。
深圳建成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,設充電樁624個,日均充電車次超4000車次。
佛山、梅州、江門3市獲省交通運輸廳、省財政廳、省農業農村廳、省鄉村振興局聯合命名為全省首批“四好農村路”省級示范市。
深圳啟動數字人民幣在公共交通綠色出行領域試點的應用工作,乘坐公交、地鐵出行可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乘車費。
廣州在南沙區、黃埔區等啟動自動駕駛混行試點,試點前期支持開展巡游出租汽車、網約車、公交車等客運和普通道路貨物運輸。